探究Service
Service
Service是什么
Service是Android中实现程序后台运行的解决方案,它非常适合执行那些不需要和用户交互而 且还要求长期运行的任务。Service的运行不依赖于任何用户界面,即使程序被切换到后台,或 者用户打开了另外一个应用程序,Service仍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Service并不是运行在一个独立的进程当中的,而是依赖于创建Service时 所在的应用程序进程。当某个应用程序进程被杀掉时,所有依赖于该进程的Service也会停止运行。
另外,也不要被Service的后台概念所迷惑,实际上Service并不会自动开启线程,所有的代码都是默认运行在主线程当中的。也就是说,我们需要在Service的内部手动创建子线程,并在这里执行具体的任务,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主线程被阻塞的情况。
Android多线程编程
当我们需要执行一些耗时操作,比如发 起一条网络请求时,考虑到网速等其他原因,服务器未必能够立刻响应我们的请求,如果不将 这类操作放在子线程里运行,就会导致主线程被阻塞,从而影响用户对软件的正常使用。
线程的基本用法
义一 个线程只需要新建一个类继承自Thread,然后重写父类的run()方法,并在里面编写耗时逻辑 即可,如下所示:
class MyThread : Thread(){ |
那么该如何启动这个线程呢?其实很简单,只需要创建MyThread的实例,然后调用它的 start()方法即可,这样run()方法中的代码就会在子线程当中运行了,如下所示:
MyThread().start() |
当然,使用继承的方式耦合性有点高,我们会更多地选择使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来定义 一个线程,如下所示:
class MyThread : Runnable { |
如果使用了这种写法,启动线程的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,如下所示:
val myThread = MyThread() |
可以看到,Thread的构造函数接收一个Runnable参数,而我们创建的MyThread实例正是一 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对象,所以可以直接将它传入Thread的构造函数里。接着调用 Thread的start()方法,run()方法中的代码就会在子线程当中运行了。
当然,如果你不想专门再定义一个类去实现Runnable接口,也可以使用Lambda的方式,这种 写法更为常见,如下所示:
Thread { |
以上几种线程的使用方式你应该不会感到陌生,因为在Java中创建和启动线程也是使用同样的 方式。而Kotlin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简单的开启线程的方式,写法如下:
thread { |
这里的thread是一个Kotlin内置的顶层函数,我们只需要在Lambda表达式中编写具体的逻辑 就可以了,连start()方法都不用调用,thread函数在内部帮我们全部都处理好了。
在子线程中更新UI
class MainActivity : AppCompatActivity(){ |
解析异步消息处理机制
Android中的异步消息处理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:Message、Handler、MessageQueue和Looper。
Message
Message是在线程之间传递的消息,它可以在内部携带少量的消息,用于在不同线程之间传递数据。
Handler
Handler主要是用于发送和处理消息的,发出的消息经过一系列地辗转处理后,最终会传递到Handler的handleMessage()方法中
MessageQueue
MessageQueue是消息队列的意思,它主要用于存放所有通过Handler发送的消息。这部分消息会一直存在于消息队列中,等待被处理。每个线程中只有一个MessageQueue对象。
Looper
Looper是每个线程中的MessageQueue的管家,调用Looper的loop()方法后,就会进入一个无限循环当中,然后每当发现MessageQueue中存在一条消息时,就会将它取出,并传递到Handler的handleMessage()方法中。每个线程中只会有一个Looper对象
异步消息处理流程
首先需要在主线程当中创建一个Handler对象,并重写handleMessage()方法。然后当子线程中国需要进行UI操作时,就创建一个Message对象,并通过Handler将这条消息发送出去。之后这条消息就会被添加到MessageQueue的队列中等待被处理,而Looper则会一直尝试从MessageQueue中取出待处理消息,最后分发回Handler的handleMessage()方法中。由于Handle的构造函数中我们传入了Looper.getMainLooper(),所以此时handleMessage()方法中的代码也会在主线程中运行
使用AsyncTask
首先来看一下AsyncTask的基本用法。由于AsyncTask是一个抽象类,所以如果我们想使用 它,就必须创建一个子类去继承它。在继承时我们可以为AsyncTask类指定3个泛型参数,这3 个参数的用途如下。
- Params。在执行AsyncTask时需要传入的参数,可用于在后台任务中使用。
- Progress。在后台任务执行时,如果需要在界面上显示当前的进度,则使用这里指定的泛型作为单位进度
- Result。当任务执行完毕后,如果需要对结果进行返回,则使用这里指定的泛型作为返回值类型
因此,一个最简单的自定义AsyncTask就可以写成如下形式:
class DownloadTask : AsyncTask<Unit, Int, Boolean>() { |
这里我们把AsyncTask的第一个泛型参数指定为Unit,表示在执行AsyncTask的时候不需要传 入参数给后台任务。第二个泛型参数指定为Int,表示使用整型数据来作为进度显示单位。第三 个泛型参数指定为Boolean,则表示使用布尔型数据来反馈执行结果。
当然,目前我们自定义的DownloadTask还是一个空任务,并不能进行任何实际的操作,我们 还需要重写AsyncTask中的几个方法才能完成对任务的定制。经常需要重写的方法有以下4个。
onPreExecute()
这个方法回在后台任务开始执行之前调用,用于进行一些界面上的初始化操作,比如显示一个进度条对话框等
doInBackground(Params…)
这个方法中的所有代码都会在子线程中运行,我们应该在这里去处理所有的耗时任务。任务一旦完成,就可以通过return语句将任务的执行结果返回,如果AsyncTask的第三个泛型参数指定的是Unit,就可以不返回任务执行的结果注意,在这个方法中是不可以进行UI 操作的,如果需要更新UI元素,比如说反馈当前任务的执行进度,可以调用 publishProgress (Progress…)方法来完成。
onProgressUpdate(Progress…)
当在后台任务中调用了publishProgress(Progress…)方法后, onProgressUpdate (Progress…)方法就会很快被调用,该方法中携带的参数就是 在后台任务中传递过来的。在这个方法中可以对UI进行操作,利用参数中的数值就可以对 界面元素进行相应的更新。
onPostExecute(Result)
当后台任务执行完毕并通过return语句进行返回时,这个方法就很快会被调用。返回的数 据会作为参数传递到此方法中,可以利用返回的数据进行一些UI操作,比如说提醒任务执 行的结果,以及关闭进度条对话框等。
Service的基本用法
定义一个Service
首先看一下如何在项目中定义一个Service。新建一个ServiceTest项目,然后右击 com.example.servicetest→New→Service→Service,
可以看到,这里我们将类名定义成MyService,Exported属性表示是否将这个Service暴露给 外部其他程序访问,Enabled属性表示是否启用这个Service。将两个属性都勾中,点 击“Finish”完成创建。
现在观察MyService中的代码,如下所示:
class MyService : Service() { |
可以看到,MyService是继承自系统的Service类的。目前MyService中可以算是空空如也, 但有一个onBind()方法特别醒目。这个方法是Service中唯一的抽象方法,所以必须在子类里 实现。我们会在后面的小节中使用到onBind()方法,目前可以暂时将它忽略。 既然是定义一个Service,自然应该在Service中处理一些事情了,那处理事情的逻辑应该写在 哪里呢?这时就可以重写Service中的另外一些方法了,如下所示:
class MyService : Service() { |
可以看到,这里我们又重写了onCreate()、onStartCommand()和onDestroy()这3个方 法,它们是每个Service中最常用到的3个方法了。其中onCreate()方法会在Service创建的 时候调用,onStartCommand()方法会在每次Service启动的时候调用,onDestroy()方法 会在Service销毁的时候调用。
通常情况下,如果我们希望Service一旦启动就立刻去执行某个动作,就可以将逻辑写在 onStartCommand()方法里。而当Service销毁时,我们又应该在onDestroy()方法中回收 那些不再使用的资源。
启动和停止Service
定义好了Service之后,接下来就应该考虑如何启动以及停止这个Service。启动和停止的方法 当然你也不会陌生,主要是借助Intent来实现的。下面就让我们在ServiceTest项目中尝试启动 以及停止MyService。
修改MainActivity中的代码,如下所示:
class MainActivity : AppCompatActivity(){ |
OnCreate()方法和onStartCommand()方法区别
onCreate()方法是在Service第一次创建的时候调用的,而onStartCommand()方法则 在每次启动Service的时候都会调用。由于刚才我们是第一次点击“Start Service”按钮, Service此时还未创建过,所以两个方法都会执行,之后如果你再连续多点击几次“Start Service”按钮,你就会发现只有onStartCommand()方法可以得到执行了。
Activity和Service进行通信
使用onBind()方法
比如说,目前我们希望在MyService里提供一个下载功能,然后在Activity中可以决定何时开始 下载,以及随时查看下载进度。实现这个功能的思路是创建一个专门的Binder对象来对下载功 能进行管理。修改MyService中的代码,如下所示:
class MyService : Service() { |
可以看到,这里我们新建了一个DownloadBinder类,并让它继承自Binder,然后在它的内 部提供了开始下载以及查看下载进度的方法。当然这只是两个模拟方法,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功 能,我们在这两个方法中分别打印了一行日志。
接着,在MyService中创建了DownloadBinder的实例,然后在onBind()方法里返回了这个 实例,这样MyService中的工作就全部完成了。
下面就要看一看在Activity中如何调用Service里的这些方法了。首先需要在布局文件里新增两 个按钮,修改activity_main.xml中的代码,如下所示:
<LinearLayout xmlns:android="http://schemas.android.com/apk/res/android" |
这两个按钮分别是用于绑定和取消绑定Service的,那到底谁需要和Service绑定呢?当然就是 Activity了。当一个Activity和Service绑定了之后,就可以调用该Service里的Binder提供的 方法了。修改MainActivity中的代码,如下所示:
class MainActivity : AppCompatActivity(){ |
Service的生命周期
一旦在项目的任何位置调用了Context的startService()方法,相应的Service就会启动, 并回调onStartCommand()方法。如果这个Service之前还没有创建过,onCreate()方法会 先于onStartCommand()方法执行。Service启动了之后会一直保持运行状态,直到 stopService()或stopSelf()方法被调用,或者被系统回收。注意,虽然每调用一次 startService()方法,onStartCommand()就会执行一次,但实际上每个Service只会存在 一个实例。所以不管你调用了多少次startService()方法,只需调用一次stopService() 或stopSelf()方法,Service就会停止。 另外,还可以调用Context的bindService()来获取一个Service的持久连接,这时就会回调 Service中的onBind()方法。类似地,如果这个Service之前还没有创建过,onCreate()方 法会先于onBind()方法执行。之后,调用方可以获取到onBind()方法里返回的IBinder对象 的实例,这样就能自由地和Service进行通信了。只要调用方和Service之间的连接没有断开, Service就会一直保持运行状态,直到被系统回收。 当调用了startService()方法后,再去调用stopService()方法。这时Service中的 onDestroy()方法就会执行,表示Service已经销毁了。类似地,当调用了bindService() 方法后,再去调用unbindService()方法,onDestroy()方法也会执行,这两种情况都很好 理解。但是需要注意,我们是完全有可能对一个Service既调用了startService()方法,又 调用了bindService()方法的,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让Service销毁呢?根据Android系统的 机制,一个Service只要被启动或者被绑定了之后,就会处于运行状态,必须要让以上两种条件 同时不满足,Service才能被销毁。所以,这种情况下要同时调用stopService()和 unbindService()方法,onDestroy()方法才会执行。 这样你就把Service的生命周期完整地走了一遍。
Service的更多技巧
使用前台Service
修改MyService中的代 码,如下所示:
class MyService : Service(){ |
调用startForeground()方法后就会让MyService变成一个前 台Service,并在系统状态栏显示出来。
另外,从Android 9.0系统开始,使用前台Service必须在AndroidManifest.xml文件中进行权 限声明才行,如下所示:
<manifest xmlns:android="http://schemas.android.com/apk/res/android" |
现在即使你退出应用程序,MyService也会一直处于运行状态,而且不用担心会被系统回收。 当然,MyService所对应的通知也会一直显示在状态栏上面。如果用户不希望我们的程序一直 运行,也可以选择手动杀掉应用,这样MyService就会跟着一起停止运行了。
使用IntentService
Android专门提供了一个 IntentService类,这个类就很好地解决了前面所提到的两种尴尬,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的用法。
新建一个MyIntentService类继承自IntentService,代码如下所示:
class MyIntentService : IntentService("MyIntentService"){ |
接下来修改activity_main.xml中的代码,加入一个用于启动MyIntentService的按钮,如下 所示:
<LinearLayout xmlns:android="http://schemas.android.com/apk/res/android" |
然后修改MainActivity中的代码,如下所示:
class MainActivity : AppCompatActivity(){ |
可以看到,我们在“Start IntentService”按钮的点击事件里启动了MyIntentService,并在这 里打印了一下主线程名,稍后用于和IntentService进行比对。你会发现,其实IntentService 的启动方式和普通的Service没什么两样
最后不要忘记,Service都是需要在AndroidManifest.xml里注册的,如下所示:
、、、 |
Kotlin课堂:泛型的高级特性
对泛型进行实化
那么具体该怎么写才能将泛型实化呢?首先,该函数必须是内联函数才行,也就是要用inline 关键字来修饰该函数。其次,在声明泛型的地方必须加上reified关键字来表示该泛型要进行 实化。示例代码如下:
inline fun <reified T> getGenericType() { |
上述函数中的泛型T就是一个被实化的泛型,因为它满足了内联函数和reified关键字这两个前 提条件。那么借助泛型实化,到底可以实现什么样的效果呢?从函数名就可以看出来了,这里 我们准备实现一个获取泛型实际类型的功能,代码如下所示:
inline fun <reified T> getGenericType() = T::class.java |
虽然只有一行代码,但是这里却实现了一个Java中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功能: getGenericType()函数直接返回了当前指定泛型的实际类型。T.class这样的语法在Java 中是不合法的,而在Kotlin中,借助泛型实化功能就可以使用T::class.java这样的语法了
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如下代码对getGenericType()函数进行测试:
fun main() { |
泛型实化的应用
新建一个reified.kt文件,然后在里面编写如下代码:
inline fun <reified T> startActivity(context: Context) { |
这里我们定义了一个startActivity()函数,该函数接收一个Context参数,并同时使用 inline和reified关键字让泛型T成为了一个被实化的泛型。接下来就是神奇的地方了, Intent接收的第二个参数本来应该是一个具体Activity的Class类型,但由于现在T已经是一个 被实化的泛型了,因此这里我们可以直接传入T::class.java。最后调用Context的 startActivity()方法来完成Activity的启动
现在,如果我们想要启动TestActivity,只需要这样写就可以了:
startActivity<TestActivity>(context) |
添加一个新的startActivity()函数重载,如下所示
inline fun <reified T> startActivity(context: Context, block: Intent.() -> Unit) { |
可以看到,这次的startActivity()函数中增加了一个函数类型参数,并且它的函数类型是 定义在Intent类当中的。在创建完Intent的实例之后,随即调用该函数类型参数,并把Intent的 实例传入,这样调用startActivity()函数的时候就可以在Lambda表达式中为Intent传递 参数了,如下所示:
startActivity<TestActivity>(context) { |